3C认证=安全无毒?这份行政复议决定书告诉你答案

有3C认证≠安全无毒
根据对电商平台塑胶玩具化学品安全调查显示,国内主要电商平台(淘宝、京东、拼多多)在售塑胶玩具存在增塑剂严重超标的问题。所以无毒先锋通过12315热线和网站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举报反映。
相关阅读:网售毒玩具下架容易,追责难
其中一款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超标391倍的小黄鸭塑料玩具,汕头市澄海区的行政处理结果为不予立案,理由是“被举报人出示3C认证证书,因此无法认定产品不合格,决定不予立案。”

有3C认证并不等于安全无毒,在5月份的调查报告 《电商平台塑胶玩具化学品安全调查--——以小黄鸭3C认证及增塑剂问题为例》中,我们已发现网页有3C认证信息的(8款)有5款增塑剂超标,实物中有3C认证标识的(3款)有2款增塑剂超标,说明虽然产品有3C认证并不能保证安全。
因此无毒先锋向汕头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要求澄海区市场监管局对涉及的搪胶玩具增塑剂检测不合格事件进行重新核查,对双方举证材料进行核实;并对涉及的搪胶玩具进行邻苯二甲酸酯实验室送检调查。
双方争议点
8月21日,收到汕头市人民政府的行政复议决定书(汕行复案【2019】108号),决定撤销澄海市场监管局作出的《行政处理结果告知书》(澄市监处结告字【2019】第47号),责令被申请人在法定期限内重新作出行政行为。
汕头市人民政府认为,搪胶小黄鸭玩具属于直接接触类玩具,低龄儿童甚至可能在玩乐过程中对玩具进行啃咬,其质量好坏关系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儿童的身体健康。该玩具销量大(仅涉案店铺就卖出超过2342个),销售范围广(通过网络销售),一旦出事,受害的人也多。澄海市场监管局作为法定监管部门,应切实承担起在产品质量监管职责。
在本决定书中,汕头市人民政府不仅作出了很好的范例,并且对案件中的争议点作出详尽的解答。
争议一:调查是否全面、客观、公正
澄海市场监管局(下简称被申请人)仅仅采用网店经营者提供的3C认证证书,包括《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和《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试验报告》证据后就做出了不立案决定,无视申请人提供的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报告,这是有失公允的。
汕头市人民政府认为,行政机关调查收集证据必须全面,在内容上既包括对相对人有利的证据,也包括对相对人不利的证据。
申请人已提供相关证据,包括购买信息、小黄鸭玩具的检测报告,网店经营者也已承认曾销售小黄鸭玩具;生产厂家也表示网店销售的小黄鸭是其生产。此时,已有足够证明违法事实存在的初步证据。
争议二:如何取得其他小黄鸭样品送检

汕头市人民政府认为,有关的小黄鸭玩具是否增塑剂含量超标,须在取得其他小黄鸭玩具样品后进一步检测方能确定。其中关键在于如何取得小黄鸭玩具样品。
虽然现场未有发现小黄鸭样品,但尚有其他途径,包括:
- 根据举报材料,涉案网店在申请人下单前的销量为2342;那么被申请人人可从之前向该网店购买小黄鸭玩具的诸多消费者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消费者,向他们提出提供小黄鸭玩具作为检测样品的请求。
- 生产厂家生产的搪胶系列玩具包括小黄鸭玩具一定不只销售给一家网店,而且其也表示原未售出积压的搪胶玩具已低价批发出手;那么被申请人可从生产厂家的其他买家处取得小黄鸭玩具的样品。
- 被申请人还可从申请人或者被检出小黄鸭不合格的检测公司处取得小黄鸭玩具的样品。
总之,并非在销售者和生产者处未发现被举报的小黄鸭玩具,就可以不进行其他努力。
被申请人在没有穷尽调查方式和手段、不作出任何努力的情况下,直接草率认定已不具备抽样取证的客观条件,并据此决定不予立案。该处理方式违反了全面、客观、公正的法定调查义务。
给孩子一个无毒玩具

2019年99公益日,我们诚挚的邀请您作为“无毒父母”参与到我们的公益项目中,为消灭毒玩具献上自己的力量与大大的爱心,可以小额捐款,可以成为志愿者,可以成为健康传播大使。
>>玩转腾讯99公益日
9月1日前发起收集小红花活动并集够299朵小红花,发起“一起捐”后可获30%~200%配捐加成。
9月7日-9月9日,每笔不低于1元的捐赠都将有机会获得金额随机的配捐(即并非每一笔捐赠都能获得配捐);每人每天最高获配999元。

行政复议决定书全文
下图为行政复议决定书全文,供大家了解。
支 持 我 们
- 上一篇:【浙江省首例环境公益诉讼】被告竟然申请注销本企业 2019/9/1
- 下一篇:网售毒玩具下架容易,追责难 2019/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