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科普文章 > 海洋污染

DDT和其他违禁化学品对澳大利亚大堡礁中的海豚构成了威胁

2020/3/14 0:29:06



海豚体内存在大量违禁化学物质


在澳大利亚大堡礁(The Great Barrier Reef)水域中的两种易危海豚的组织中,科学家发现了包括杀虫剂DDT在内的长期被禁止使用的化学物质。


科学家发现,在2010年~2015年间,澳洲短平鼻海豚和驼背海豚的组织中的化学物质含量增加了三倍,有些甚至增加得更多。


即使澳大利亚在1975年就禁止使用PCBs(多氯联苯),但是人们在一雌性驼背海豚的组织样本中发现了大量的PCBs,这也是科学文献中记录的最高浓度。


相关研究结果



68%的海豚样本存在大量化学物质


来自弗林德斯大学和南十字星大学的科学家在2009年和2010年分别检测了海豚组织中的PCBs、DDT和HCBs(六氯苯)的含量,然后在2014年和2016年之间再次采样,并将研究结果发表在《生态指标》(Ecological Indicators)杂志上。


研究人员用特殊的飞镖从菲茨罗伊河口和柯蒂斯港口中的海豚身上采集了5毫米宽的鲸脂和皮肤样本。


来自南十字星大学的海洋生态学家Daniele Cagnazzi博士表示,68%的海豚样本中的化学物质含量十分高,这会影响它们的健康和长期生存。



驼背海豚中PCBs的浓度超标


澳洲短平鼻海豚是澳大利亚独有的海豚品种,已被昆士兰列为易危物种。科学家在菲茨罗伊河口,收集了18个短平鼻海豚的样本并对这三种污染物进行分析。


(注:易危物种(英文:Vulnerable species,多写作为VU)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其中一个保护现状分类,其指现存一些快成为濒危物种的生物,是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及在中期内可能有比较高的灭绝威胁。


在昆士兰,驼背海豚也被列为易危动物。科学家分别在菲茨罗伊河和柯蒂斯港抽取了6个和11个样本。


2015年,在一个来自菲茨罗伊河口的雌性驼背海豚的样本中,PCBs的浓度是科学文献记录中最高的。


虽然设计这项研究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弄清楚海豚体内为何会有大量的化学物质,但是研究人员写道,该地区的水灾和附近港口的开发很可能是污染物水平上升的原因。



南澳大利亚的海豚体内污染物含量上升


格里菲斯大学澳大利亚河流研究所的Liesbeth Weijs博士通过研究发现,南澳大利亚的海豚体内的污染物含量也在上升。这些污染物通过海豚吃的食物—主要是鱼类—堆积在海豚的脂肪组织中。


化学物质对海豚的危害


研究人员认为,PCBs,DDT和 HCBs这些化学物质都与海豚的大规模死亡有关。这些化学物质对健康有害,会影响海豚的免疫系统,使海豚更容易感染其他疾病。


虽然这些化学成分在澳大利亚和其他许多国家已经被禁止使用,但由于它们是持久性污染物,所以这些化学物质可以长时间存在。


福林德斯大学的副教授吉多•帕拉(Guido Parra)表示,污染物的累积可能会影响昆士兰州整个海豚种群的长期生存。化学物质对海豚面临的现有问题产生了很大的威胁,包括气候变化,栖息地破坏,水下噪音和捕鱼副渔获物。


来自澳大利亚海洋保护协会的濒危物种运动负责人Tooni Mahto说:”这些海豚是一个独特而脆弱的物种,它们的数量非常少,它们需要保护。


这些动物仍在为我们半个世纪前就停止使用的化学物质付出代价,这些化学物质是水中的无声杀手。


这些物质具有持久性,它们不会分解,而且可以存放几十年。



编译自《卫报》(The Guardian)

原文名称:DDT and other banned chemicals pose threat to vulnerable dolphins on Great Barrier Reef

作者:Graham Readfearn

时间:2020年1月29日

翻译:陈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