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材质的水杯都含有双酚A吗?丨调查结果
大量不同的塑料垃圾被回收再利用,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但是,值得我们警惕的是:大量的有毒化学物质可能也正在通过塑料垃圾的循环利用,进入新的消费品中,废塑料在循环,有毒化学物质也在循环。新塑料制品中有毒成分信息是不完整的,因此在选择塑料制品时也就无法获取真实全面的化学物质信息,消费者也就面临着更多未知的健康风险。

⚪ 毒塑料在危害塑料循环经济(图源:国际消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联盟(IPEN))
因此,针对塑料制品中的有毒化学物质信息,无毒先锋团队对20款塑料水杯产品进行了双酚A迁移量的调查,发现95%的塑料水杯样品检出双酚A,即使声称“BPA-Free”(不含双酚A)的2款也检出双酚A。
BPA:中国关于双酚A的法规标准
双酚A是聚碳酸酯(PC)、环氧树脂(EP)等多种高分子材料的原料,这些高分子材料被广泛用于生产化工产品和食品相关产品,如食品包装材料及容器。含有双酚A的物品具有无色透明、耐用轻巧、抗冲击强等特性,因此很受欢迎。但是随着温度的升高,双酚A会通过食品包装材料及容器迁移至食品,进而进入到人体内,因此也引发了人们对双酚A可能造成的健康风险的担忧。1
各国对食品相关产品中双酚A的迁移量都进行了限制。例如,2018年欧盟发布法规(EU)2018/213 2修订了双酚A在食品接触材料中的迁移量,将原来的食品接触聚碳酸酯塑料((EU)No.10/2011)中双酚A的迁移量由0.6 mg/kg修改为0.05 mg/kg,并且规定不得用于制造聚碳酸酯婴儿奶瓶、婴幼儿饮水杯或饮水瓶。
2011年,我国六部门共同发布《关于禁止双酚A用于婴幼儿奶瓶的公告(2011年 第15号)》。《公告》规定:考虑到婴幼儿属于敏感人群,为防范食品安全风险,保护婴幼儿健康,自2011年6月1日起,禁止生产聚碳酸酯婴幼儿奶瓶和其他含双酚A的婴幼儿奶瓶;生产除婴幼儿奶瓶以外的其他食品包装材料、容器和涂料时,其迁移量应当符合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的限量。3
根据GB 968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和 GB 4806.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树脂》,在涂料和涂层、粘合剂及塑料制品中,双酚A特定迁移量(SML)不得超过0.6 mg/kg。
BPA:水杯双酚A迁移量检测行动
为了解我国市场中塑料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的双酚A分布情况,我们在线上和线下随机购买了20款塑料水杯,其中有6款为塑料儿童用水杯,14款为塑料成人用水杯,并送至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双酚A特定迁移总量的检测。
送检塑料水杯样品示例
|| 检测结果
20款塑料水杯样品中,有19款(95%)检测出双酚A。其中,有15款塑料水杯明确标注为聚碳酸酯(PC)材质
双酚A是生产聚碳酸酯(PC)的原料,而PC材质多用于水壶、水杯、奶瓶、太空杯等。需注意,PC材质遇热很容易释放出有毒物质双酚A,含有的双酚A越多,温度越高,释放的毒素也就越多。
⚪ 表 1 20款塑料制品水杯的双酚A特定迁移总量
标称 品牌 |
标称塑料材质 |
类型 |
标签 |
BPA的特定迁移总量(mg/kg) |
大脸 |
7 |
儿童用水杯 |
BPA Free |
0.0016 |
富全 |
7,PC |
儿童用水杯 |
|
0.0046 |
优美家 |
7(PP,ABS) |
儿童用水杯 |
|
0.154 |
诺德 |
7 |
儿童用水杯 |
|
0.011 |
无 |
7 |
儿童用水杯 |
|
0.033 |
无 |
7 |
儿童用水杯 |
|
未检出 |
无 |
PC,PP |
成人用水杯 |
BPA Free |
0.002 |
便利100 |
7 |
成人用水杯 |
|
0.013 |
诺康 |
PC |
成人用水杯 |
|
0.0017 |
富乐康 |
PC |
成人用水杯 |
|
0.011 |
杯语 |
7,PC |
成人用水杯 |
|
0.013 |
富洋 |
PC,PP |
成人用水杯 |
|
0.55 |
富光 |
7,PC |
成人用水杯 |
|
0.0014 |
尚泰 |
PC,PP |
成人用水杯 |
|
0.0015 |
无 |
PC |
成人用水杯 |
|
0.0091 |
无 |
PC |
成人用水杯 |
|
0.0001 |
无 |
7 |
成人用水杯 |
|
0.0042 |
无 |
PC |
成人用水杯 |
|
0.0099 |
无 |
7,PC |
成人用水杯 |
|
0.014 |
无 |
PC,PP |
成人用水杯 |
|
0.0086 |
注意:编号7指的是塑料回收标志中的7号塑料,代表其他,常见PC类(聚碳酸酯)。
另外,有8款样品为“7号”塑料制品。塑料水杯底部都会有一个数字标识,这相当于塑料杯的“身份证”。数字1-7分别代表不同的塑料材质。其中,7号塑料指的是PC及其他类塑料。因此“7号”塑料制品同样也存在双酚A的隐患。

⚪ 毒塑料在危害塑料循环经济(图源:国际消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联盟(IPEN))
2款标注“BPA Free“的产品全部(100%)检测出双酚A
抽检的20款样品中,有2款明确标注“BPA Free”(不含双酚A)的水杯仍检测出双酚A,双酚A迁移量分别为0.002 mg/kg和0.0016 mg/kg。


2款标识“BPA Free”的塑料水杯被检出双酚A
6款儿童用水杯样品中5款(83%)检测出双酚A
6款儿童用水杯样品中5款(83%)检测出双酚A。考虑到儿童生理的敏感性,如果参照 GB 968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添加剂使用标准》对婴幼儿制品“不得用于生产婴幼儿专用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规定,这5款产品将面临双酚A迁移量超标的风险。
⚪ 表2 6款儿童用塑料水杯的双酚A特定迁移总量

14款成人用水杯样品均检测出双酚A(100%),1款超欧盟标准
14款成人用水杯样品中全部检测出双酚A(100%),其中1款样品的双酚A迁移量为0.55 mg/kg,超出欧盟0.05 mg/kg的限值要求,并且接近我国GB 968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中规定的,在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中双酚A特定迁移量(SML)不得超过0.6 mg/kg的要求。
⚪ 表3 14款成人用塑料水杯的双酚A特定迁移总量

BPA:
为了健康,
我们倡议!
通过本次塑料制品水杯中双酚A迁移量的检测,抽检的20款塑料水杯样品中有19款存在双酚A。有2款产品即使已声明“无双酚A添加”,但仍检测出双酚A。除此之外,儿童用水杯中普遍检测出的双酚A,虽暂未超过国家标准(SML≤0.6 mg/kg),但考虑到儿童生理的敏感性,仍然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目前,我国虽已制定对涂料、塑料以及粘合剂产品中双酚A的强制管控,但是产品中频频出现的双酚A仍然值得我们担忧,因此我们建议:
1.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及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建议参照GB 9685-2016《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以及《关于禁止双酚A用于婴幼儿奶瓶的公告(2011年 第15号)》的要求,加强市场监管,定期抽检。对不符合标准的塑料制品产品强制下架,并执行相应的处罚;考虑到儿童生理同样具有敏感性,建议儿童用水杯参照婴幼儿水杯标准。
2. 塑料制品水杯生产企业:建议严格执行GB 9685-2016《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以及《关于禁止双酚A用于婴幼儿奶瓶的公告(2011年 第15号)》的要求。强化企业内部监督,提升企业内部执行标准,并对产品进行自我声明,如标注“不含双酚A”的标识,以帮助消费者采购不含双酚A的产品。
3. 消费者:尽量避免使用双酚A塑料容器,用可食用级的金属/玻璃水瓶代替;避免使用聚碳酸酯(PC)材质水杯,若无法避免,则注意不要用来装热水,水温建议控制在80℃以下。
参考资料:
[1] 向雪、陈胜,全球双酚A禁令概览,化学品,2011
[2] 原卫生部等6部门关于禁止双酚A用于婴幼儿奶瓶的公告(2011年 第15号):http://www.nhc.gov.cn/sps/s7891/201105/bcfe48fd3da849128e3017251833c9f3.shtmlCommission Regulation (EU) 2018/213 of 12 February 2018 on the use of bisphenol A in varnishes and coatings intended to come into contact with food and amending Regulation (EU) No 10/2011 as regards the use of that substance in plastic food contact materials (Text with EEA relevance.) (OJL 41, 14.2.2018, p. 6–12).
[3] 原卫生部等6部门关于禁止双酚A用于婴幼儿奶瓶的公告(2011 第15号):http://www.nhc.gov.cn/sps/s7891/202205/bcfe48fd3da849128e3017251833c9f3.shtml
撰稿:刘琳 校改:风小天
排版:刘琳 审核:奥呆李
电商去毒 Detoxify E-Commerce
2019年无毒先锋发起电商去毒行动,通过独立检测和企业倡导,为公众日常消费品去毒。行动目标是推动主要的电商平台建立化学品管理制度,开始预防有毒产品进入其销售平台。
不再购买到有毒产品
无毒先锋消费者社群欢迎你的加入
在这里,
您可以获得产品安全与否的咨询
您可以获得避毒避雷的选购指南
您可以加入问题产品的抽检行动
您可以作为消费者代表与电商平台/专家对话
添加微信:toxicsfree
(暗号:消费者)
即可加入社群
- 上一篇:男士上个公厕,也会不小心危害到身体健康?丨调查结果 2022/11/28
- 下一篇:这样的“儿童化妆品”宝宝敢用吗?丨调查结果 2022/11/28